建立 中国语境 下的社工模式

2017年03月24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 吴楠

  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要以满足人民的社会需要为目标,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使每个社会成员有尊严地生活。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都具有独特性,这也决定了需要为本的社会工作模式必须是本土的,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工作才能有植根中国大地的生命力。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成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的五大要点之一。其中,“人民福祉”成为关键词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彭华民表示,增进人民福祉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目标,其社会政策意义十分突出。就社科研究者而言,要更多关注“中国元素”、“中国语境”、“中国特色”,开展社会治理创新、人民福祉等相关研究,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等视角提出建议或行动方案。

 高校为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谈及人民福祉,人们常常会想到幸福感。“但事实上,人民福祉不仅体现在人民的幸福感上,还包括社会治理、教育公平、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彭华民在研究中将“福祉”这一概念分为五个部分:一是积极思考,即积极思考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二是积极行动,即要努力实现我们的目标;三是美好拥有,即要拥有发展的成果、绿色的环境、富裕的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四是成功避免,即成功避免生活中的风险;五是幸福感,只有提升了人民的福祉,人民的幸福感才能得到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人民有了共享发展成果、增进福祉的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而社会治理创新,包括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等方面。“这些工作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很多具体政策和措施,还需要强大的研究团队提供智力支持。高校智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彭华民表示,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类型之一,具有高层次人才集聚、学科领先且综合性强、资料丰富、信息通畅,以及研究氛围宽松等优势,可以多方位、多层次地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去,推出更多具有社会和经济影响力的成果,支持社会治理创新和增进人民福祉。

社会工作模式以人民需要为本

  “发展、共享、福祉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词。”彭华民表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更多主体在正确价值的引导下,多管齐下,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这对社会治理工作者而言,要求他们与时俱进,注重运用大数据、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提升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水平;对社科研究者而言,则要求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关注“中国问题”,在中国本土的背景下产出更适合中国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

  在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方面,彭华民提出建立以需要为本的本土社会工作模式。她认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要以满足人民的社会需要为目标,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使每个社会成员有尊严地生活。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都具有独特性,这也决定了需要为本的社会工作模式必须是本土的,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工作才能有植根中国大地的生命力。

  在社会福利制度研究方面,彭华民和她的团队在福利制度因素与国民幸福感的实证分析中发现,这些年我国的收入安全福利和健康安全福利的覆盖面和覆盖质量状况处于不断变动中,社会保障开支每年都在增加,愈来愈多的社会成员获得国家提供的保障,分享了发展成果。

  他们通过对中国社会调查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收入安全福利(养老保险)和健康安全福利(医疗保险)存在覆盖率偏低的问题,其保障网在某些地区并未有效发挥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通过对收入安全福利、健康安全福利与机会福利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福利制度呈现二元分立的状态,拥有城镇机会福利的居民相比拥有农村机会福利的居民有更高的福利获得性。针对如何缩小城乡居民福利获得性的差距,把发展的成果用于提升全体人民福祉,彭华民认为,农村组合式普惠福利制度的构建是突破口,“随着传统家庭养老的衰落和社会养老的兴起,养老风险日益加大,在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必须加快建设多元化福利提供制度,进一步加强养老和医疗的福利制度建设”。

    记者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