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煜 |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家庭和社区信息化应用策略

《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09期

摘 要:“差序格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 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精辟概括。随后, 费孝通先生自己或是其他学者对此进行了补充和研究。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 此概念在应用层面仍需要系统地诠释和研究。本文试图从“差序格局”理论的演化过程出发, 结合实践, 勾勒出中国家庭和社区信息化的应用框架, 为社会信息化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家庭;社区;信息化;差序格局;

在经过了30余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 信息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详细]

数字反哺:老年人微信使用中的数字鸿沟与代际支持

2019年08月01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思思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因此,如何实现积极老龄化的转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代际支持与数字鸿沟

  老龄人口在很长时期内被视为消极的社会边缘群体。一直到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运动盛行,积极老龄化理论才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在积极老龄化的过程中,除了国家和社会能够提供的保障外,大众媒介尤其是... ...[详细]

王颖 宋煜 | 中国社区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宏观思考

王颖 宋煜

摘    要:当前, 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信息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是城市化发展的自然产物, 而信息时代的社区建设也蕴含着城市化与信息化在社会微观层面的融合过程, 两者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本文正是在这一出发点上, 探讨了社区信息化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 并对其建设现状和突出的问题, 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 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工... ...[详细]

物联网、智能化与电视文化

杨状振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年11月24日8版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实验室在“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又称传感网,其含义包括两层:一是物联网要以互联网为基础,是它的延伸与扩展;二是这种延伸与扩展可以包括任何物体。也就是说,理论上任何入网的物体都可以实现信息的收集与交互。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又对物联网的含义做了进一步扩展:“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 ...[详细]

美媒:2018年的智能手机什么样?

《参考消息》2013-06-20

核心提示: 美媒称,5年内智能手机将配备256位32核处理器。到2018年你的手机还能够识别你的视网膜。

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月12日刊登题为《2018年你的智能手机:15个未来功能》一文,作者是斯图尔特·沃尔平。文章称,在许多方面,自从2007年第一代iPhone问世以来,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一直有迹可循:更大的屏幕、更强劲的处理器、续航时间更久的电池、更快的数据连接、分辨率更高的摄像头以及更多的应用程序。但从最近的发展方向来看,智能手机可能会发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