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煜 | IT时代的居委会

2007年10月12日《中国计算机报》作者:宋煜

你知道所居住的社区属于哪个居委会吗?

我曾经向不少朋友提出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脸茫然地摇摇头。有位朋友很奇怪地反问道:“我需要知道吗?”按照他的解释,每天都在公司上班或者加班,如果能够在租住的房子里美美地睡个好觉,就什么也不考虑了。当然,如果社区治安良好、环境清洁、邻里和睦、购物方便,那就更好了。至于社区居委会,似乎根本无关紧要。但现在,我们要说说这个“无关紧要”的社区居委会和以其为重点的社区信息化。

社区居委会不重要吗

“社区”作为社会学的专门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Tonnies.F)于1887年在其出版的《共同体和社会》(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中提出的。经过多年发展,社区的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一般的解释是,社区是由地理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心理要素共同结合起来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俗地讲就是以一定物质、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建设相对集中的、社会组织完备的居住生活区域。从这个角度来看,社区不就是个生活的地方,社区居委会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社区”这个字眼的“出镜率”越来越高。现在电视上正在播着一部叫做《小巷总理》的电视剧,它以一位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竹青的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她48年居委会主任的经历,记录了这个在中国还不入序列的小官在工作上的点点滴滴。

她所在的长春市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从昔日“三条胡同、一条街、人人穷得没饭吃”的贫民窟,发展成为今天环境优美舒心、文化娱乐开心、居住安宁放心、经济繁荣欢心、生活方便称心,这一远近闻名的“五心”社区,而她也被喻为“社区之魂”。“小巷无名惊天下,竹到凌云老更青”是人们对她的评价。

如果我们有机会到他们的居委会去坐坐,看看这些社区干部们忙碌的工作场面,一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小巷总理”,这个亲切的称呼,已经成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基层工作者的骄傲。社区居委会作为居民的自治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居民来说也越来越重要。

重在居民参与

按照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所承担的工作只有简单的6项,但内容繁杂、压力巨大是常人难以了解的。他们需要协助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做好行政工作,又要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切实为社区居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是必然选择。

信息化说到底就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沟通手段,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阻隔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社区本身就是交流的场所或区域。不管你是否认识你的邻居,都会对深夜楼下吵闹的饭馆有不舒服的感受,需要找一个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虽然彼此并不相识,但是通过网络我们发现大家都有共同的苦恼,并由此形成了“网络社区”,进而发展到面对面的交流,实现在心理上的共通。

“社区主任开专栏,就是想听到更多人对社区主任说句话。谈谈对社区主任的要求,说说对社区未来的展望。大家只要关心社区和社区主任的话,大可想说就说。社区主任在此先谢谢了。”这是一位社区主任在网络上的留言,随之而来的建议和意见更是精彩:“如果我们的社区主任在社区里发动大家把自己遇到的互助小故事讲出来,再用各种形式宣传,也许这样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邻里之间也许慢慢就建立起了信任和互助的关系。”这些想法真真切切地体现了社区信息化所期望的目标,那就是居民参与。
商业服务也是百姓需求

社区信息化并不仅仅止于此,市场性的商业服务也是百姓的需求。无论是找小时工,还是搬家维修,类似的社区服务需求同样需要信息化支持。如果在从前,我们主要通过熟人介绍,找家政公司来寻找,而现在,电话、短信、网站已经成为了百姓获取这些服务的主要渠道,这也会促进服务行业发展,改善服务的质量,方便我们的生活。

社区信息化也不仅仅是社区居委会的信息化,社区志愿者组织、生活服务企业、公共事业办事点和街道办事处的信息化建设,都应该纳入其中。社区信息化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个以人为本、面向服务的工作,而其所采用的自下而上、以块为主的建设方法,也与其他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根本区别。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关注民生”,社区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社区居委会又是老百姓选举出来的组织,那么关注社区信息化也应当是关注民生的重要环节,更是各项信息化工作得以“落地开花”的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