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妇联发动巾帼志愿者“多帮一”:爱心呼唤服务 空巢老人乐活

本报记者 刘志强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18日   06 版)

  “5月26日上午9:45,冯进老人所持的21号呼唤器来电。志愿者魏邦琼赶去后,冯进老人想请她帮忙找个可靠的家政服务人员做清洁。志愿者随后帮忙联系、认真筛选,最终确定一家。”

  “6月3日上午10:30,何素芳老人所持的14号呼唤器来电。社区工作人员立即通知志愿者裴锡莲上门……”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街道天正街社区,翻看“爱心呼唤记录册”,不难发现上面记载的通常是些志愿服务的事。“事情看似平常,但在空巢老人那里却是大事。”社区书记罗建红说。

  2011年3月以来,在重庆市妇联的组织发动下,呼叫范围在150米内的“无线电铃”——“巾帼爱心呼唤器”被逐步安装到全市一些孤寡、患病以及家庭困难的空巢老人家中。呼唤器的另一头,连着主动加入服务的“巾帼志愿者”。老人有事需要帮忙,便按响呼唤器;听到铃声响,志愿者就会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上门服务。去年,“爱心呼唤器”的呼叫范围扩大到了1500米,重庆市妇联又在全市50个社区里尝试建立“爱心呼唤服务站”,原来“一帮一”成了“多帮一”。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在天正街,记者见到去年成为巾帼志愿者的裴锡莲。63岁的她,结对帮扶77岁的邻居何素芳。“虽然我也是老年人,但毕竟年龄还不太大,身子骨还硬朗,再说子女没在身边的老人更需要别人的帮助。”如今,裴锡莲经常到何素芳家中串门聊天,大事小情也总操心帮忙,“这样退休后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小小的呼唤器成了传递爱心的温暖大通道。拿何素芳老人的话说,“儿女不在身边,志愿者就像孝顺的孩子一样,随叫随到。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就不再孤单。”  

  在实践中,重庆市妇联探索根据空巢老人具体情况的不同,分类帮扶:针对那些身体较为健康,更多需要心理慰藉的空巢老人,采取“1个空巢老人+1个巾帼志愿者”的结对模式帮扶;对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则增配一名具有护理、心理疏导等专业知识的专业志愿服务者,为其提供更为贴心、专业、周全的服务。

  重庆市妇联还采取多项举措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他们通过远程教育网、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就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护理、急救常识和空巢老人心理抚慰技巧等知识进行专题培训。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529期,培训巾帼志愿者2.8万余人次。一些区县还探索将志愿者队伍分为生活服务型、义务陪聊型、健康保健型、法律援助型、文体活动型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服务。 

  截至目前,重庆市妇联已在全市发放“巾帼爱心呼唤器”2.5万个,组织发动2.7万名巾帼志愿者与2.5万名空巢老人成功结对,开展各类关爱空巢老人服务活动4.5万余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