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2013年8月4日08版
核心提示: 政府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了解舆情。针对政府的需求,国有新闻机构和高校纷纷成立了舆情监测中心。
外媒称,中国的统治者越来越注重倾听人民的呼声,迅速做出反应来遏制有可能危及一党执政的潜在危机。中国共产党控制互联网的能力日益受到挑战,它不得不改变策略。
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2日看称,如今,政府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了解舆情。针对政府的需求,国有新闻机构和高校纷纷成立了舆情监测中心,对互联网上源源不断的言论加以挖掘和分析。与此同时,当局聘请公司就交通管理、税收政策等种种事情进行民意调查。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教授说,“政府过去曾经对事态有更强的控制”,“但现在采取新的手段,认清热点,控制危机”。
报道称,倾听民意的思想是一个急剧转变。新华社报道说,新任国家领导人习近平2013年6月告诫说,“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报道说,渐渐地,公众对某项提案的反对能决定政策的走向,尽管还不能影响对党的利益至关重要的问题。
若干建筑项目因网民的反对而停顿。网民还在揭露官员腐败方面发挥作用,有专家统计,共有170余名党员干部因网络曝光而受到调查。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说,中央和省级政府都有负责舆情研究的部门,但往往行使职能不力,撰写的报告都是“证明上司说的是对的”。
不过,近年来,中共开始借助民营部门开展舆情研究。“十年前政府从不委托我们提供服务,”袁岳说,“现在,我们增长最快的业务就是政府委托项目”。
零点集团有时受权就政策变革提案进行民意调查,比如关于在北京限制车辆出行来减轻污染的措施。它还调查对政府部门工作表现的看法,评估纳税人如何看待税务局以及企业如何看待公司注册手续。袁岳说,只有一次,一位官员打电话要求修改一项令人尴尬的民调结果。他表示,当时他客气地拒绝了这个要求。
报道指出,人民网实时追踪人们在网上的谈论话题,发布热点问题日报和周报,对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进行总结。
人民网团队的“观点挖掘”成果大多供政府官员或国有企业参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说,他们会就如何处理危机向政府官员提供建议,比如在公众面前的措辞和举止。
报道说,新华社也有类似监测部门。而在人民大学,有一个团队专门分析百度搜索词,进而对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做出评价。事实上,现在中国的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一个院系专门研究舆情。
尽管如此,报道认为,这套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因为占中国约一半人口的乡村居民不习惯于对陌生人发表看法,总体上在网上不活跃。对言论的控制也大大增添了舆情监测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