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2019年03月26日 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马德坤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是集指明方向、任务、路径于一体的新时代社会治理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高度,推动形成科学有效、安定和谐的社会治理新秩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了鲜明的实践特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解决了“为谁治理”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成立之日就确立的根本宗旨,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98年的发展史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毫不动摇地践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既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社会治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实践之中,做到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其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为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价值遵循。

  坚持以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为核心

  有效的社会治理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在社会治理体制上强调多元共同参与,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也契合了不同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是提高社会治理“四化”水平。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需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需要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实现政府与社会分工合作、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做到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推动形成利用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的氛围。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利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破解治理难题,提高社会治理的精确性、高效性和便利性。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需要专业化的从业人员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使用专业化的方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建立社会治理体制、提高“四化”水平为核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以建设机制与体系为抓手

  全面系统有效的机制和体系,是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抓手。第一,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矛盾多发叠加,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越来越重。要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构建起有序有效的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第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网络安全是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十九大提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三,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九大报告专门对社会治安防控问题进行部署,要求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过大,心理健康日益成为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十九大提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更为科学系统的战略部署。第五,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治理在整个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切社会治理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十九大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社会治理实践中,这些机制与体系建设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为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以激发社会活力为动力

  社会治理创新既要使社会安定和谐,又要使社会充满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只有围绕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治理创新才能不忘初心、不失本义;也只有围绕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治理创新才有可能、才可持续。

  一是建立现代社会组织制度。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是解放和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能量。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更加重视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不断推动社会组织明确职权、依法自治、发挥作用,使社会组织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健全基层治理机制,发挥自治作用。基层自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重要的一环。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创新治理途径,搭建多样化参与机制,发挥人民群众积极作用,激发社会活力,努力形成基层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活泼局面。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在民生问题上要树立“底线思维”“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抓好民生必须高度重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就业、收入分配、食品安全、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养老等民生工程,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只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研究”(18CXSXJ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