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煜 |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社区社会组织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09期

摘 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已经成为各地激发社会活力、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举措。但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信息网络日益普及的条件下, 社区社会组织的信息化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从社区治理的视角分析了信息化的重要影响, 对当前社区社会组织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社区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的切入点。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社会组织;信息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治理”提升到了重要的位置, 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落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建设领域, 报告特别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作为社会体制创新的重要手段。同时, 在报告的“发展基层民主”一节中, 也特别提出了要“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而这些都依赖各类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和规范运行。但是, 与经济领域相比, 我国社会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 公共服务难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出现了所谓改革“内轮差”的问题[1]。通过对报告的分析来看, 社会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成熟。多年的实践证明, 科技与社会的融合,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与快速普及, 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它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推动因素。在新技术条件下, 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 如何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就成为社会各界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问题, 有必要采用一种“庖丁解牛”式的方法去分析和回答。社会治理涵盖面广, 但社区作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单元, 无疑是最符合逻辑的研究对象。那么, 上面的问题就可以表述为:在信息化条件下, 如何激发社区组织的活力, 改进社区治理的方式?“社区”的内涵丰富多彩, 无论是各级政府文件, 还是学术研究成果, 将其定义为“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各界的共识。然而从“治理”的角度看, 其内涵更多地指向“组织”和个体, 即参与社区治理的个体和组织。

为了使问题更为简单, 笔者将研究对象聚焦到城市社区。按照组织主要活动地域是否在本社区地域范围内来区分, 可以分为域内组织和域外组织。前者包括了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站、社区党组织、社区业主委员会和社区社会组织等等, 这些都是具有法律地位并普遍存在的组织;后者包括了政府的派出机构 (街道办事处) 、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的企业与社会组织等等。其中, 域内社区社会组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象。

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希望利用社区社会组织产生所谓“鲶鱼效应”[2], 构建新型的社区服务与管理机制 (或者称之为“治理模式”) 。传统的“社区管理”体系中, 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 (站) 为代表的社区组织, 因为各自的局限性, 特别是缺乏社区社会组织所拥有的天然草根性, 对解决社区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力不从心。在当前的社会组织建设实践中, 基层政府将过去由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 (站) 所承担的部分职能让渡到各类社区社会组织, 以增强社区自发性、公益性和区域性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发展基层民主,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进而维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3]

但应当看到, 社区社会组织仍然无法独自面对和解决社区治理问题, 必须在与其他组织配合下协作完成。这些所需要配合的组织正是上文所说的域内、域外的相关机构和组织。既然要配合, 那么在多方参与下必然存在信息沟通与协调的问题。如果信息不对称、不共享, 必然会导致工作不协调、低效率, 使得解决社区治理相关问题的难度增加, 问题多多。

综上所述, 本文所论述的问题可以表述为三个部分:信息化是如何影响社区治理的?社区社会组织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需求如何?工作的抓手在哪里?

二、信息化对社区治理的影响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已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工作, 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也是在社会建设领域对信息化的重要认识和战略决策。从“新四化”的相互关系来看, 工业化需要人力资源的集中, 从而使得城镇化成为社会领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之而来的人口快速集中、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展则使得社会治理对信息化建设产生迫切需求。社区是城镇化发展的自然产物, 我国的社区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信息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社区社会组织的信息化也是在上述背景下自发的需求, 成为创新社区治理方式的重要内容。信息时代降低了普罗大众获取信息的门槛, 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多样化, 实现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 也为包括信息在内的社会资源的共享创造了可能, 这对社区治理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前, 我国社区建设的危机之一, 正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导致的社区治理难题。那么, 信息化能够为社区治理带来什么呢?

(一) 信息化带来了社会管理的新思路

自有人类以来, 信息就成为一种资源。信息资源始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源, 而资源是需要应用才能产生其应有的价值。信息化从广义说是将信息作为一种生产与生活资料, 投入到原有的产业化生产和社会化生活中去, 让信息发挥能动性, 使得生产和生活的过程更快、更强、更有效率, 从而产生新的效益。在这一过程中, 人的社会性往往是以获取、处理、制造和交换信息的方式来体现的, 并通过诸如语言、行为等符号来表达, 并以“知识”的状态传承下来。[4]

在信息通讯技术 (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发展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时代, 信息化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而影响甚至推动着社会的变迁。因此, 信息化的意义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整合和共享所带来的“锦上添花”, 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阶段。其功能也不仅仅是工具性的, 而是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看, 社会管理的过程, 其实也是信息资源采集、更新、整合、应用的过程, 也是信息资源产生价值的过程。

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 个人、政府和社会组织能够迅速发现、合并、管理不同来源的数据源, 使得管理和决策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使精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获得可量化的支撑, 并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得到落实;信息资源通过与业务流程的结合, 保障了社会资源配置更为平衡、更为公平, 也推动组织结构从科层制的“金字塔”型不断地“去 (传统) 组织化”, 进而衍生出形形色色的组织模式, 例如“众包”、“众筹”等等。

社区工作的内容直接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贴近老百姓的需求, 关系到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 这也正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突破口。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来各地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对信息化格外重视的原因。[5]对于社区地域内的社会组织而言, 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的信息资源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 信息化催生了社区参与的新模式

在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治理过程中, 信息大部分都掌握在政府及相关的机构手中。公民个体或组织与之相比, 所掌握的信息相对贫乏, 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 导致双方基于信息的判断存在偏差, 在社会管理的参与过程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信任度降低, 参与度差, 也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传统观点认为, 信息化被视为提高政府内部工作效率、建立扁平化组织体系的工具, 也成为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下延伸出的一种新型的宣传手段。政府利用其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地位, 确定公共政策并维持其运行, 且由于操作过程不透明而民众参与意识不强, 并不会受到大多数民众的怀疑与抵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公正以及运行的效率。

近年来, 信息设备的便携性使得人们更便于获取信息, 方便地参与公共议题的意见表达。特别是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 以及微博、微信等应用的普及, 使得原有的信息壁垒逐渐崩塌, 鱼龙混杂的信息充斥了大众的视线, 特别是事关个体利益的区域性问题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容易引发群体性共鸣和对抗。究其原因, 互联网的传播模式破坏了原有的权力控制传播方式, 个人手持终端使得个体意识的表达日益简便和随性, 政府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地位逐渐动摇, 民众对各类政府行为的怀疑也日益加深, 甚至导致众多的反制行为。这些反制行为所形成的新的社区集体认同与政府公共政策逐步对立, 从而损害了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公信力, 导致传统的社区基层组织权威被消解, 社区治理中参与问题突出, 不同群体间的沟通严重不足, 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这种背景下, 提升民众的社区参与意愿, 提高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能力, 强化对党和政府的权力监督, 需要更为平等、开放、高效地利用信息化这个平台。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参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对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在掌握信息化工具的基础上, 利用信息化促进社区沟通, 提高社区参与效率, 进而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参与模式, 就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 信息化提供了社区发展的新机遇

当今的中国正在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来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其着力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基层社会, 特别是传统意义上的居住社区之中。城市化使得人群聚集以便实现集中的劳动力供给, 人群聚集需要共同生活进而建立消费市场, 共同的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社区。而信息化作为引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 社区的发展不仅仅有政治上的社区公共治理, 也有经济上的社区商业经营, 而在过去的社区建设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在各地的社区治理实践中, 出现了许多以物物交换为基础的社区商业活动, 这无论在老社区还是新建小区中都很普遍。其中, 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利用传统媒体 (如社区报) 和新媒体平台 (如微信公众号、活动发布类网站等) , 及时发布需求和供给信息, 并通过协商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 明确规则, 进而提升活动影响力, 实现彼此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 社区作为一个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商业活动必不可少, 也是未来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特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 社区居民 (消费者) 与企业、人与人之间对商业服务信息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社区商业也不再局限在社区或者小区的范围之内。在现代物流的支撑下, 社区商业所提供的日常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横跨多个区域。可以说, 社区商业服务从过去的邻里交换和周边商业活动, 已经扩展到更远以至全世界, 突破了传统的商业销售和经营模式, 商业活动的地域限制已经荡然无存。在这方面, 社区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其在需求信息上的优势, 提供服务和监管平台, 大有可为。

三、社区社会组织信息化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社区社会组织, 如前文所述, 主要是地域内的、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要目的、自发建设的社会组织。作为植根于社区的组织, 他们为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搭建起了一个组织平台, 基本满足了群众多元的需求, 赢得大多数社区居民的认同, 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迅猛。目前, 已有多个城市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和备案制度、评估监督制度进行了完善和创新, 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

当前, 社区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 社区社会组织普遍面临着如何参与社区治理、如何寻找民众需求、如何发展志愿力量等关键性问题。同时, 社区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和团队中, 中老年人数量居多, 而技术的进步又必然使得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信息弱势群体处于“数字鸿沟”的一端。如何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 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参与社区治理工作, 营造良好的社区建设环境, 是社区社会组织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下笔者将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一)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挥信息的力量

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通过各类服务贴近群众, 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因此也能够掌握最基础、最真实, 也是基层社会治理最迫切需要的信息。参与社区治理就是要积极利用信息化的力量, 用好这些信息。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认为, 信息作为一种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 要像管理其它资源那样管理信息资源。社区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也是其应用的过程, 可以分为信息获取、共享、查询和分析共四个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利用信息化, 就需要从这四个部分入手。

社区信息的获取往往是指对数据的采集、更新和维护过程。从数据的采集者角度区分, 又可以分为主动采集和被动采集两大类。目前的实践中往往以主动采集过程为主。居委会或基层政府通过运动式的采集过程, 获取社区居民和组织信息, 并利用现有的组织机制定期更新和维护信息。这也可以被定义为调查采集, 即由单一部门为完成某项目而开展的信息采集活动。此外, 政府多个部门之间为完成某项目而开展的一定程度的协作采集也是一大趋势, 这也对政府多部门的协调形成了挑战。目前来看, 上述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开展, 信息的真实性和可用性不断降低。社区社会组织往往也会利用上述数据, 作为服务对象信息的基础信息。但从长远来看, 利用服务采集和更新信息是必然的趋势, 换句话说, 就是在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其他信息的采集, 也即所谓的“被动采集”。被动采集过程是由个人或组织为获得某项服务而主动提供信息, 基层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力图通过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过程进行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这些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从社区治理的角度来看, 信息共享的必要性非常强烈, 但过程又是最为复杂的。首先要对信息是否具有公共性 (法律效力) 进行分类。所谓信息的公共性, 就是该信息是否需要在多个业务应用中使用, 例如职能部门间关于人口、组织、设施、事件的个案信息, 以及公用事业单位 (水、电、气等) 与职能部门间的个案信息。非公共信息则具有其特殊性, 如企业商业信息、计划生育服务信息等, 在政府部门间无共享需求, 或者存在一定隐私性。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需要建立不同的信息共享机制, 包括制度、规则、方式等, 保证信息共享的安全性。

信息查询和分析是信息资源处理的内容。前者因为信息的特征包括了公开的查询和非公开的查询, 也涉及查询的方法和结果显示。如个人的社保信息可以进行信息公开查询, 但往往其查询结果表现的是社保缴纳时间等, 对具体金额并不显示。信息分析是对信息资源的更高一级的应用, 对社会管理活动的评价和预测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对社区舆情的跟踪和主动引导都是依赖于社区信息资源的长期采集和分析过程的。

综合来看, 社区社会组织在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共享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如果做好信息化工作, 也会积极推动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二) 组织需求分析:明确共性的要求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 社区社会组织在建设与发展中对信息化能够做什么、怎么做都比较模糊。而需求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通过对一些社区社会组织的调查, 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共性需求:

首先是对组织自身的宣传。社区社会组织从发展的角度看, 就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 形成“多方参与, 共建共享”的和谐局面。在信息时代, 怎么能够把社会资源整合, 通过传统的办法已经不行, 必须通过信息网络把它聚集到一起, 包括家庭、社会和政府等方面, 这也是今后一个趋势。社区社会组织虽然是地域性的组织, 但也需要宣传自己, 让居民群众认识自己。信息化的宣传作用不仅仅在展示自己, 更能够宣传社区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 吸引和引导个体、社会资源进入社区, 并通过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比如北京市A社区建设协会关注社区养老问题, 2012年该协会在企业和学术机构的支持下, 建立了组织独立的网站, 宣传展示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 提高了本社区和建设协会的知名度, 进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推动社区居家养老迈上新的台阶。[6]

其次是开展有效的信息应用。如上文所述, 社区社会组织在信息的采集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利用这种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社区信息的应用非常丰富, 针对具体的社区治理问题, 能够衍生出众多的服务。北京市B社区社会组织利用居委会台帐, 并利用在助老服务中所采集的信息, 通过梳理和分析, 将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出生日期按顺序排列, 为服务提供信息支持。在社区老人生日时社区各类组织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为老人献上生日贺卡, 组织社区集体过生日。[7]同时, 根据这些信息规划活动, 发动社会力量, 为社区老人提供诸如餐饮、护理和家政类的服务。此外, 该组织还为社区老年人吸引外部资源, 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大讲堂”活动, 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提供培训, 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正能量, 如利用GPS和地图功能帮助老人出行, 利用微信增强家庭的沟通等等, 满足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渴望和心理支持。

再者是加强网络的互动交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目的是实现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重点是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居民的互动是实现社区参与的关键, 线下的互动是主要形式, 但网络上的互动交流也是一种必要的补充, 特别是分居两地的跨代交流。北京市A社区建设协会通过网站为社区老人、热心志愿者和其他社区居民提供互动渠道, 为社区老人和其子女提供服务信息, 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平台, 也为其他社区的居民提供培训服务, 从而使自己成为社区居家养老的“星星之火”。此外, A社区建设协会在学术机构的支持下, 发动社区老人自发建立了网络交流的QQ群———“社区互助社”, 展示社区活动, 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加其中, 开展信息交流, 实现了线上线下共同推动社区养老, 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跨代交流的迫切需求。

(三) 组织服务范围:决定工作的重点

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所参与的社区活动应当是不同的, 其具体需求也决定了该组织在信息化建设中所涉及的内容。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领域主要是在组织能力建设、养老问题、党组织建设、文化服务、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环境交通等等方面。其中, 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养老服务、文化服务等问题日益突出, 成为社区治理的关注重点, 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在现有的社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中, 基层政府通过制定组织发展和社区社工队伍建设的政策,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力图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 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 减轻政府的社区管理压力。但在信息化支撑上却更加强调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 如网上备案、审核或进行年检, 很少从社区社会组织所需要的信息服务上去考虑, 使得社会组织的信息能力不足, 在信息化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处于被动地位。诸如信息化终端设备不足或陈旧老化, 人员信息能力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等等问题, 都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障碍。

“就地养老”, 或者称为“社区养老”是在国际上已经获得普遍认可的养老方式, 但存在诸如养老服务资金短缺、机制保障不力、服务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 无法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需求。信息化能够很好地解决养老过程中供需不清的矛盾, 促进双方的沟通和交流。社区社会组织如果能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养老信息的发布和整合, 将会对解决养老问题、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降低社会成本。

社区文化服务直接关系社区文明环境的改善和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也是社区治理中的根本性问题。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都在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基层政府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信息化建设与社区文化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社区风采, 吸引外部资源, 扩大居民参与, 进而促进社区居民和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 引导社区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取向, 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推动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大有裨益。

四、结论

社区社会组织在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信息化就是其一。在社区治理的视角下, 信息化成为一种治理手段, 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 社区社会组织信息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认识不足。从根本上来看, 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意味着原有的社区权力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与各种形形色色的社区社会组织存在职能交叉, 这也意味着社区治理中的组织博弈。正因为此, 基层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信息化支持尚显犹豫, 居委会、服务中心 (站) 等域内组织对社区社会组织的信息共享不足。

其次是自身能力不足。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 社区社会组织对信息化有一定的认识, 纷纷架网站、开微博、设微信等等, 但却面临人才不足、管理不善的问题, 迫切需要专业人士予以指导。目前, 已经有一些专业的社会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服务, 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媒体运营和维护服务, 实现了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助合作。

最后是信息安全问题。正因为许多社区社会组织掌握了准确、实时的基层数据, 所以才对信息化建设有所顾虑, 这也需要专业人士的支持。只有更好的规范各方的职责和权力, 完善社区居民和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督机制, 做到“信息公开”, 才能形成社区“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略)

注释

1[1]“内轮差”是指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存在, 车辆转弯时, 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在行车中如果只注意前轮能够通过而忘记内轮差, 就可能造成后内轮驶出路面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的事故。改革“内轮差”是对经济改革 (前轮) 与社会改革 (后轮) 不同步的比喻, 以说明这种不同步所引发的重大社会问题存在集中爆发的可能, 并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后果。 (张守营, 2013)

2[2]“鲶鱼效应”原指渔民利用鲶鱼好动的特性, 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掺杂在其他品种鱼中使之不断运动进而提高存活率的方法, 进而指代在组织建设中引入一些活跃的因素 (人才) 投入到组织建设中, 使其积极参与产生竞争, 激发组织活力。这对于一些官僚化、行政化色彩浓厚的传统社区组织而言, 是一种颇具风险的激励方式。

3[3]近年来, 各地蓬勃发展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 就是最有效的例证。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承担了过去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 (站) 所承担的职责, 如助老助残、特殊群体帮扶等等。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的内容,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居委会工作的困境。

4[4]所谓“知识”, 即有用之信息。这涉及信息论中对“数据、信息和知识”概念的定义和分析, 笔者以为, “信息”一词有一定代表性, 可以一定程度上包含其他两个概念。

5[5]以兰州市XH街道为例, 其在社区治理中以信息化为先导, 通过多年的实践建立了三维数字社区综合管理平台, 将社区信息在街道层面横向打通共享, 解决了数据的采集、更新机制, 实现了多系统互联互通, 为社区党建、养老、助幼和城市管理提供服务, 成为继“民情流水线”、“虚拟养老院”之后, 兰州创立的又一社会管理品牌。2013年兰州市在全市推广建立了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中心, 依托信息化系统统一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工作。

6[6]在A社区的案例中, 网站的建设与运行由企业投资, 以公益事业的名义免费提供, 并通过培训和志愿者招募的方式进行网站的维护工作。在网站运行后, 有更多的企业和组织了解了协会工作, 通过线下的座谈、访问和考察等形式确立合作关系, 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服务, 也壮大了协会的声势, 提升了管理水平。

7[7]在B社区的案例中, 老年人的生日信息是通过居委会获得基础信息, 再通过服务过程中不断了解不断完善而来的。虽然在有信息化支撑前他们也会开展类似活动, 但缺乏数据支持, 全凭估计, 这对他们利用该项目申请政府购买服务产生了阻碍。在信息采集完整后, 他们在参加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中也具有了一定优势, 如在志愿者招募、制定活动规划、预算设计等方面都做到了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