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煜 |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的社区科普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的实践为例

部分内容发表在《北京西城报》2019年3月20日03 西城理论版。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社会治理做了富有深刻内涵的表述,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对以往认识的拓展和升华。“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凝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探索的集体智慧,既是对过去五年我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社会治理的发展和创新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更是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实践场所。社区科普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切需要遵循这一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大力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社区社会组织与专业社会组织合作共建,与社区志愿者共治,协同创新服务机制和工作方法,实现了服务成果共享。本文以汽南社区为例,对当前社区科普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工作背景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汽车局河南社区(以下简称“汽南社区”)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五十年代建成的老住宅区。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汽南社区即已进入老龄化阶段。2004年8月,为了更好地解决社区养老问题,汽南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联合注册登记了北京市第一家基层社区社团组织——月坛街道汽南社区建设协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汽南社区无围墙敬老院,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社会化服务,在创新社区治理上进行探索。两个组织按照“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开展活动,建设协会以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区服务为主,无围墙敬老院则以服务老人为主要宗旨。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协会团结社会各界的力量,以“无围墙敬老院”为载体,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操作、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志愿者补充”的居家养老运作模式,得到社区老年人的高度认可。

汽南社区的科普工作历史悠久,内容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认可度和参与度都比较高。通过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和外出旅游体验等形式,提高居民健康和文化素质。多年来,汽南建协与社区卫生站多次联手举办“自我保健”和“慢病防治”讲座,为大家提供卫生知识方面的培训。汽南建协还与一些爱心企业合作,开展“关爱高龄空巢老人居家安全”等领域的科普教育活动。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社区老人学习电脑、智能手机、网上购物、网上挂号、手机拍照等新技能的需求日益迫切,汽南建协积极探索通过引入外部资源满足老年需求的有效路径。2015年,在西城区科委的支持下,西城区图书馆管理协会与汽南建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推动社区迷你图书馆的基础上持续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受到居民热烈欢迎。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建设思路,引进社会资源共建

汽南建协打造出自己的书香阅读空间——“夕阳悦图书室”,接收社会单位和居民的图书捐赠,也获得了首都图书馆、西城区第一图书馆赠予的各种图书与刊物。由志愿者与专业社工一起,将捐赠的图书期刊进行整理,印刷成“图书目录”,建立起汽南建协总图书库,现有文学、历史、科学、生活、卫生健康等各类期刊三千余册。

“夕阳悦图书室”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驿站,每周一至五全天开放免费阅读。为了满足上班族读书的需求,在西城区图书馆管理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设立了“迷你小书屋”,备有各种科普书籍及期刊,并提供24小时开放。居民随时可打开书屋小门选择所需图书,每次只限一本但要将看过的书自觉退回一本,以供大家共享且保障小书屋内的图书数量。

(图略)

由爱心人士捐赠的图书成为“夕阳悦图书室”的最大馆藏,由志愿者定期整理图书期刊已经成为汽南建协的重要工作内容

(图略)

小朋友成为“迷你小书屋”的重要读者

(二)创新阅读空间,建立流动图书车

为了更好地宣传“夕阳悦图书室”,汽南建协提出了“走出去服务”的口号,将一辆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的三轮车改造变身为“流动图书车”。“流动图书车”由社区志愿者和专业社工负责管理,主要配置一些最新的报纸和期刊,还有少量适合老年人群的健康图书;在气候宜人的春秋季节,还推到居民休闲场所或社区外的街心公园,供大家阅读。这种因陋就简的“流动图书车”受到了大家的热捧,也成为汽南社区阅读文化的一项品牌,成为了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略)

流动图书车在社区志愿者的管理下出现在社区广场和街心公园

(三)建立家庭书站,让图书走进家门

为了破解老人出行难的问题,依托建成的图书总库,以楼门(院)为单位将全社区划成14片区,由各片的志愿者将印制的“读书目录”发放给有阅读能力的居民家庭,成为“夕阳悦图书室”属下“家庭图书站”。

“家庭图书站”的图书统一由图书总库社工送到家中;需更换新书时,居民提出书单,由志愿者送到家中。这种“家庭图书站”不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服务,也为上班族的阅读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通过“家庭图书站”的创办,居民阅读形式从“大锅饭”到“点菜吃”,让志愿者和爱心人士成为推动社区阅读的参与者,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社区归属感。

三、理论创新

社区科普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对养老问题的关注都是最强烈的,并且随之引伸出大量的其他社区治理问题,如子女就业、环境治理、学龄儿童教育等。在社区科普工作中,要针对老年人的关注点进行项目设计并开展活动,特别是要贴近社区养老的问题。通过长期跟踪调查,笔者认为:社区科普工作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对参与主体的梳理与分析之上。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社区科普工作的关键问题,即:谁服务,服务谁?经过调查,社区科普的“利益攸关方”至少包括了四个类型,分别是家庭、服务提供者(社会组织与服务企业)、管理者(各级政府)和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

(图略)

首先是家庭。家庭与社区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平台和社会的基本单元,其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民素质、中华美德、社会风气和人们的幸福指数。社区科普的最终目的是每一个个体,但只有家庭的整体科学素质得到持续提升,才能够真正成为个体科学素质发展的基础保障。家庭因素在社区科普中发挥了基础性功能。老人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处于重要地位,提升群体科技文化水平,对保障家庭和谐、促进全民的科学素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是服务者。服务者通过提供各类科普类专业服务,推动大众对科学意识的重视,支撑科普事业的发展。对大众而言,科技成果往往遥不可及,但现实中正是这些产品改变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社区科普活动等多种手段,可以促进各种类型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进入社区,让更多老百姓认识到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力量,让科技成果惠及大众,推动社会创新,促进社区治理。

其三是管理者。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社区科普工作,通过公共性政策和公共服务资源投入,为科普服务提供良性的发展环境。在实践中,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西城区第一图书馆的领导都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月坛街道委托月坛老龄协会和街道图书馆对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给予具体协助,多次召开会议协调工作,积极帮助协同发展,并与居委会、服务站一起开展社区科普活动。

最后是志愿者与社区社会组织。通过互助行动,用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帮助老人,也是帮助自己,为社会化科普服务提供支持,让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志愿者彼此协同合作,为社区图书馆制定借阅和管理制度,无偿地定期开展图书整理和修补,对捐赠的报纸进行装订。正是依靠志愿者的努力,汽南社区的科普服务才能得以长期坚持。实践表明,只有四方共同协作推动,在策划、实施和维护过程中认同和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才能最终实现社区科普落地,实现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四、经验总结

(一)充分激发社区志愿服务力量

汽南社区科普的关键是发动志愿者的力量,特别是“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已经成为共识。协会从原有的社区居委会干部和热心社区工作的积极分子中选择助老志愿者,以其所居住的楼门院为单位,走访辖内老人,结合需求提供服务。协会也会根据老人和志愿者的实际需求,对志愿者进行专业指导,定期开展社区科普活动。通过每年举办的“魅力老人”评选活动,发现和表彰热心养老事业的社区老人,吸引他们参与到社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中。

(二)加强社区养老领域的科技应用

科技助力社区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助老服务资源提供了整合的机遇,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老年人沟通交流的迫切需求。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社区老人自发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汽南社区互助社”,利用QQ群发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活动,开展广泛的信息交流。“汽南社区互助社”QQ群由青年志愿者负责组织和保障,主要讨论社区内的一些活动,发表一些个人的感悟和作品,还有生活照片,也提供一些实用生活信息。

(三)加强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协作

汽南建协还积极引入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服务。例如引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大学生举办智能手机讲座,与图书馆管理协会合作开展“打造宜居社区引领绿色生活方式”活动,并筹资印刷相关小册子,通过志愿者发送到每家每户;与北京市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合作,为社区失能老人提供心灵慰籍服务;农业银行为老人讲授怎样辨认假币、识别诈骗;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也将北京市经信委发起的“智慧北京”大赛带进社区,让社区居民了解高新技术与我们并不遥远,也让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了社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图略)

志愿者为社区老人开办手机电脑培训班    志愿者组织绿色社区公益行活动

(图略)

十方缘为社区居民教授健康锻炼方法   “智慧北京进社区”在汽南社区举行

社区科普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具体手段,也是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社区科普工作涉及志愿服务、诚信建设和基层党建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吗,社会组织在其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内容,更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基础。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应当在行动中践行这一理念,激发社区组织与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实现“社区科普网络共建、社区科普环境共治、社区科普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