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载”非普遍现象

王悠然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年12月09日03版

中国社会科学报华盛顿12月7日电(记者王悠然)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美国人对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感到满意,“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ing)或许没有人们想象的严重。

  1970年,美国作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出版了探讨美国未来社会制度的著作《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该书提出,科技进步带来的信息量剧增可能造成“信息过载”,即个人或系统接受的信息超过了其处理能力,反而导致其决策质量下降。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加重了人们对“信息过载”的担忧。皮尤研究中心就此开展了一项调查,并于12月7日发布了报告。该报告显示,仅有20%的受访者感觉被巨量信息“压倒”,较2006年减少7%;77%的受访者乐于随时随地获得海量信息,较2006年增加10%;67%的受访者称,获取更多信息使他们的生活更便捷。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有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洪流。调查问卷中包含三项陈述:“我对自己能够使用互联网及其他通信设备来满足我生活中的信息需求有信心”,“掌握大量信息令我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掌控感”,“大部分时间里,我能轻松判断出哪些信息值得相信”。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这些陈述“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自身情况。

  但此次调查的确反映出信息洪流带来的一些问题。首先,接触互联网途径较有限的人群更担心信息过载。对于他们而言,过量信息使其找到自身所需信息的难度更大。研究人员将同时拥有家庭宽带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人归为“信息获取途径丰富者”,只拥有其中一项或一项都没有的人归为“信息获取途径匮乏者”。调查显示,表示“有时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的人在“信息获取途径丰富者”中只占24%,在“信息获取途径匮乏者”中则占49%。

  其次,各类社会机构对公民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可能期待过高。46%的受访者表示,在诸如学校、银行、政府机关等机构办事时,需要了解的信息太多了。同时,这些人比其他受访者更多地感到搜索信息是一件让人有压力的事情。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调查说明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遇到的问题也许不宜用“信息过载”来一概而论,“信息过载”更多见于特定情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