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纠纷 “老娘舅”唱主角

《人民日报》2013-08-07 11版  作者:王有佳 

  本报上海8月6日电 (记者王有佳)上海人常把在邻里中有威望、说话办事不偏不倚讲公道的人,称作“老娘舅”。上海金山区便有这样一批“老娘舅”,他们中有退休教师、党员干部、律师甚至村里的老阿姨,他们受聘担任各村和居委会的人民调解员,依靠人头熟、地头熟、情况熟、有经验,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唱起了“主角”。

  金山区张堰镇退休教师顾锦春便是这样一位“老娘舅”。2011年3月,顾锦春担任起了解放居委会的调解员和信访代理员。他利用休息时间认真阅读、熟悉《人民调解法》和相关的民事法律法规,积极参加相关培训班,熟悉业务知识,掌握了调解技巧。一次,居民蔡某拿着一份房屋检测报告来到居委会诉说不公。老顾仔细阅读后发现此份报告严重失实,在调解会上仔细陈述了报告中存在的三个疑点。最后,检测单位承认了报告存在失实并重新进行检测,得出了客观公正的结论,让当事人非常满意。

  去年11月成立的马琴珍人民调解工作室,是金山区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村居调解室。工作室由社区民警、律师、志愿者及社区工作人员等8人组成,居民区各楼组长担任信息员。信息员除负责调处简单矛盾纠纷外,还将了解到的苗头性信息、倾向性信息及时报告,使调解工作室可以全面掌握居民区矛盾纠纷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成立至今,工作室共受理来访咨询50余件、100多人次,其中调解纠纷31件。

  据了解,金山区是上海市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试点区。该区积极发挥社会人士作为第三方具有与当事人身份相近、沟通便利的独特优势,做好信访矛盾的预防和调处工作,形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热心人士为群众提供信访代理服务的信访代理制度;运用律师的专业性、中立性等特点,组织律师义务参与预防和化解矛盾;发挥热心公益、具备一定政策水平的社会人士特长,运用专业知识和调处经验参与化解矛盾。去年全区信访代理件达到832件,信访代理已成为调处信访矛盾的“第一道工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