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30日第517期 作者:李晓云
【核心提示】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 VE)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敏捷制造模式在企业组织形式上提出的核心概念,在我国也称“动态联盟”。它是一种由多个动态团队组成的扁平化组织,这些团队以特定任务为中心,旨在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各自优势。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虚拟企业成员通过网络实现实时的交互沟通,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
在美、日、欧盟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虚拟企业几乎成了企业发展的一种普遍组织形式。据统计,美、日、欧盟虚拟企业占全球的90%以上,美国在化学、医药工业、工业自动化、软件、航空、电信、微电子、计算机等知识密集型行业,涌现出大量知识联盟型虚拟企业。据调查,现在美国85%的电子工业企业已参与或组建这样的联盟。英特尔、波音、美特斯邦威、耐克公司等都成功地实施了虚拟经营策略。
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 VE)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模式,是基于敏捷制造模式在企业组织形式上提出的核心概念,在我国也称“动态联盟”。它是一种由多个动态团队组成的扁平化组织,这些团队以特定任务为中心,旨在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各自优势。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虚拟企业成员通过网络实现实时的交互沟通,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
使知识不断增值
知识管理概念于1986年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主要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知识活动进行的控制和管理,已成为现代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知识、信息资源是虚拟企业运营的根本要素之一,对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管理虚拟企业的关键。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知识价值链进行管理,以使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根据虚拟企业的特点,知识管理主要涉及虚拟企业中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运用和创新等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重点是对虚拟企业中的网络知识进行管理。
与单个企业内部的知识生产方式不同,虚拟企业网络知识的形成主要通过知识互动过程实现,具体方式包括知识整合、重组和激活等。知识的整合是指将各企业原有的知识体系通过联合、补充、整合,汇合为组织间的知识。因此,知识整合是虚拟企业成员间组织知识的互补、叠加和延伸。成员企业间各自的专门知识及其互补性为组织知识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而这种知识的整合为虚拟企业提供了解决共同面临问题的新思路。知识的重组是指在知识扩散的基础上形成的成员企业之间组织知识的互动,重组成员企业间的各种知识。知识重组的实质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知识的再利用,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新知识的跨界重组和产生。知识的激活是指通过合作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从而增加知识间相互碰撞的机会,通过知识的碰撞形成组织原来不具备的新知识,或者原有的低价值知识通过与其他组织知识之间的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更高价值的新知识。
企业内部的知识传播与共享是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内的知识传播和共享,但因涉及各自的核心能力而受到限制,因此这是一种选择性的知识传播行为。虚拟企业知识传播和共享的前提是对知识的识别,与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的知识通常不应被传播和共享,成员企业间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发生在虚拟企业组建后。通过知识的传播,成员企业将企业网络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业务流程中,也会同其他企业共享自己的非核心知识。因此,这是一个企业间跨组织边界传递私有知识、进而将个体私有知识向合作方共有知识转换的过程。知识的运用包括知识存量、知识吸收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利用能力的协调等,目标是使知识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应用得到保证,实现功能的协调和优化。网络知识的基础管理包括虚拟企业中成员企业间的关系管理、知识传播和共享机制设计管理、虚拟企业文化管理,以及基于现代ICT的管理及知识库管理等。
恰当保护核心知识
总体来说,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可以划分为计划、实施和调整三个阶段,如图所示。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与传统企业知识管理一样,具有战略性、有效性和系统性。与此同时,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也表现出平衡性、协调性、开放性、共享性等自身的特点。平衡性是指知识的保密与共享之间的平衡。成员企业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核心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交流和共享知识,在共享知识的同时使自身获得新的知识。因此,成员企业必须明确哪些是核心知识、哪些是共享知识,由此用恰当的机制和措施保护核心知识,这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一大特点。协调性是指成员企业在知识拥有上应具有互补性,在知识存量、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协调性。成员企业在知识共享、交流等方面,应保持基本一致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理念,这就涉及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开放性是指虚拟企业一般拥有一个开放的平台,以便所有成员企业将适合交流和共享的知识放到这一平台上,以此丰富虚拟企业的知识存量,并发现、吸收虚拟企业外的新知识。知识具有收益递增性,知识被使用得越多,产生的效益越大。因此,成员企业之间加强知识共享,可以降低各自获取、创造知识的成本,提高知识运用效率,由此提高整个虚拟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