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治理的应对之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16日第489期 B02 作者:杨海蛟

【核心提示】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转型时期的政府治理形成了挑战,需要依据信息化时代政府治理范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研究网络舆论的生成以及放大过程,采用多元治理的原则来构建政治稳定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大量滋生和蔓延的网络危机事件说明,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转型时期的政府治理形成了挑战,需要依据信息化时代政府治理范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结合网络舆论转化为网络危机的独特规律及其对我国转型时期政府治理的影响,以增强政府网络危机治理能力为出发点,研究网络舆论的生成以及放大过程,采用多元治理的原则来构建政治稳定机制。
  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网络危机的能力,最近王金水撰写的《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一书指出,在网络危机的治理方面,需要采用多元治理的原则。多元治理意味着在应对网络风险时需要从单一国家政府层面走向国家与社会及公民个体的合作共治。构建政治稳定机制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亦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治理资源、技术和机制的有效整合。
政府监督引导网络参与的议程设置
  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的网民不但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主动传播者,改变了其在传统议程设置模式中的被动从属地位,而且网民表现出较大的个性和差异性。每当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互联网上高密度聚集的网民会表现出无意识、条件反射式的模仿行为,出现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方式,容易形成群体极化效应。所以,为了有效控制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主导网络主流舆论,引导网民和媒体从容应对网络危机,政府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管和引导职能。根据网络事件的发展趋势,主动设置突发事件的媒体议程,将政府的网络危机应对措施“设置”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使得政府决策的权威性与网络媒体的影响力有机结合,形成共振,在网民中形成广泛集中的焦点议题,最终实现合力效应、形成网络舆论,并引导舆论朝着政府公共危机决策预案的方向发展。
国家、社会及公民合作共治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民众参与意识的增强,以韦伯科层制理论为核心的传统公共管理范式,在面对现代社会的治理时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一种主体间互动模式的革命,以前的信息传播是一个点到多个点的传播,而互联网是多个点到多个点的传播,再也难以区分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传统传播模式被颠覆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社会政治的稳定,一个很小的冲突事件可能被利用来推翻一个政权。所以,信息环境的变化导致传统政府权力中心地位被动摇,这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导网民和媒体从容应对网络危机,需要国家、社会及公民的合作共治。
有效整合资源、技术和机制
  网络治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正如肯尼思·克赖默所指出的,在当今信息时代,公共管理对信息的使用远远超出了技术管理的范围,管理技术已发展到对信息技术的战略使用和运用现代技术来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管理信息资源成为政府提高公共行政效率和管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民众满意度的重要方法,也是信息时代再造政府、转变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所不可或缺的。技术是改造和适应自然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服务人类的工具,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指出,技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需要,是为了使人们发现原来被遮蔽的世界,以便为生命存在提供一种全新的、便捷的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治理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可以将政府组织重塑为一种扁平的、高效的网络状组织,使其成为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组织形态。通过互联网防范技术还可以防止有害信息在互联网空间的传播和蔓延,防范“网络水军”的各种非法入侵行为,防止网络社会进入“被策划时代”。同时,网络治理需要创新组织结构,导入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危机管理系统功能。对预警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和应急决策机制等进行整合,力求覆盖相关职能部门,对可能遇到的网络政治参与风险进行分级分类,针对不同类别制定相关的应对机制。
  目前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导致的网络风险与政治稳定息息相关,只有深入剖析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转变治理结构,才能构建有效的政治稳定机制,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稳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