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研究滞后于其发展速度

2014年06月09日 09: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将移动互联网界定为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将移动互联网界定为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网民是指过去半年内,使用手机终端设备,通过GPRS、3G和Wi-Fi等无线网络访问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用户。我国首次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进行的官方统计,出现在2008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中。截至2013年,我国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已增长近10倍,增速远超传统互联网,中国已迎来移动互联网的“触屏时代”。值得关注的是,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年轻化趋势、学生群体成为主流用户、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依赖性增强及过度使用等问题,已经衍生出诸如“手机综合征”、“手机控”、“手机焦虑症”和“手机依赖”等新生事物,这表明手机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继传统网络之后,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个现代科技产品。

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研究理论基础薄弱

  由于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快于传统互联网,且我国对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其发展速度,所以在文献数据库中仅可查阅到少量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综合来看,已有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第一,我国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的相关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现有研究主要围绕相关的心理变量展开,如孤独感、人格、抑郁、焦虑、社会交往等,且主要以相关研究为主,没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机制和干预研究。目前仅有的两篇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分别是李止庸2011年发表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论坛暨中韩商品科学交流会议”论文集中的《国内外“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以及贺金波等人2012年发表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其他零散的现象研究既缺乏实证支撑,也缺乏讨论深度。相关理论研究的缺乏,使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的研究过多借鉴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二者尽管有相似之处,但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与网络成瘾各有自身特点,过度借鉴网络成瘾的研究可能难以有效揭示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对青少年社会心理的作用机制。

  第二,在实证研究上,现有研究工具主要以心理测量为主,我国现已发表的测量工具,如徐华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熊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姜永志编制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陶舒曼等人编制的《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等,有的是测量病理性手机成瘾,有的是测量手机使用动机,有些信效度偏低,虽然能部分满足一些研究的需要,但仍没有一个量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所取得的成果上,已有研究普遍认为手机过度使用对青少年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李雪认为,手机使用具有负社会功能,会对青少年的现实人际关系起到破坏作用;刘红和王洪礼的研究认为,对手机依赖较高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孤独感;王相英也认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会导致更多孤独感和疏离感;黄海等人的研究认为,手机依赖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群体“被手机绑架”的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致使青少年产生了人格障碍和社交障碍及孤独感、抑郁、焦虑、疏离等心理不适。

过度使用手机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国外早期借鉴了网络成瘾的相关理论和成果,对青少年手机依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综合来看,国外已有研究可综述为以下两点。

  第一,手机依赖的心理结构研究。Bianchi和Phillips编制了《手机问题使用量表》,主要侧重于青少年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耐受性、逃避问题、戒断性、渴求性以及社会家庭问题等消极生活事件;Park借鉴电视成瘾的相关研究工具,编制了《手机依赖量表》,其中涉及耐受性、戒断性、无意识使用、时间花费和替代等内容;2008年,Billieux Van等人针对以往量表的不足,编制了《手机问题使用问卷》,包括超限使用、危险使用、财经问题和依赖症状四个维度;Koo于2009年针对韩国青少年手机使用问题编制了《手机依赖量表》,包括戒断症状、社会功能失调和强迫性三个维度。这些量表是我国学者早期研究手机依赖问题常用的工具,随着国内研究者开发出相应的测量工具,部分研究者转而使用国内开发的工具,因为这些工具与网络成瘾相关量表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量表内容大多也涉及了青少年对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的内容。

  第二,手机依赖的消极影响研究。国外大多数研究认为过度使用手机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如Fredrik等人发现,15—19岁的青少年中,每天使用手机超过7小时的人更多出现头疼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质量问题;美国马里兰大学的Igarashi等人做了一项“无设备世界”的调查,让大学生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离开了手机让这些大学生们“坐立难安”;Snchez等人的调查也发现,过度使用手机者有更多的抑郁症状、社交孤立感和学校受挫感,以及更多的吸烟和酗酒倾向。因此,May提出,通过手机这种虚拟介质所建立和维持的社交,使用得当有助于消除青少年暂时的孤独感,但使用过度则会影响青少年社会心理与行为发展。除了关于手机过度使用对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研究外,国外一些研究也试图揭示导致手机过度使用的一些因素,有研究发现,人格、孤独感、自尊、自我认同、归属感等都会对青少年手机使用产生影响。

  可见,国内外对手机过度使用的研究都表明,过度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然而,随着我国近五年手机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的快速增长,手机本身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正逐渐下降,而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则成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事实上,这一问题已经对青少年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塑造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不对其社会心理机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并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手段和对策,那么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将有可能超过网络成瘾。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